用活编制资源     “池”聚人才活力

【来源:事业二科 | 发布日期:2025-05-20 】 【选择字号:

  经市委编办室务会会议研究将市幼儿园、市中医院等 6 家单位的 36 名人员退出人才编制统筹池,纳入各单位编制管理。通过统筹编制动态调整,有效破解了传统编制管理中的供需矛盾,为人才引进和单位发展注入了活力。

  科学统筹建立人才周转制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部署,进一步盘活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保障重点领域人才引进用编需求,市委编委制定出台《关于设立市直事业单位人才编制周转池的意见》,建立市直事业单位人才编制周转制度。从顶层设计上保障编制资源向关键领域和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倾斜,为人才引进工作筑牢制度保障。
  规范使用,优化人才保障机制。按照“总量控制、计划申请、动态流转、循环使用”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统筹编制使用程序。用人单位申请使用统筹编制由其主管部门事先与机构编制部门协商对接,核实论证三年内自然减员及腾退出编情况,符合条件的单位向市委编办提出书面申请。市委编办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编制现状、工作需要、人员结构、自然减员等因素,科学核准人才引进用编需求。经批准使用统筹编制后,方可组织实施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引进后,用人单位凭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开考核招聘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办理入编手续,纳入实名制信息系统管理。
  动态调配,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为充分发挥人才统筹编制的最大效能,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和市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台账,全面及时掌握事业单位编制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当用编单位出现人员退休、调离、辞职(退)等自然减员时,空余编制优先冲抵统筹编制,所使用的统筹编制予以回收,循环使用满足新的引进人才需求。截至目前,利用统筹编制,引进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环境保护、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工业企业等有利于促进全市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金融事业发展的重点行业289名急需紧缺人才,同步退出统筹编制237名,有力提升了编制资源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