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构编制保障 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调整优化学校设置、统筹盘活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机构编制保障。
坚持统筹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全市教育布局规划,及时调整中小学校机构编制,将天水经开区第一小学更名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批复成立秦州区成纪中学,将张家川县第三高级中学更名为张家川县实验中学;健全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给市逸夫实验中学增设党建科,全市中小学校共核增党组织领导职数72名;指导县区落实“县管校聘”制度,加强县域内编制资源和师资力量动态调整,有力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坚持动态调整,保障用编需求。重新核定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将3万余名教职工编制分解下达各学区(学校),并依据县区学籍人数变化,跨县域调剂编制789名,实现以县区为单位全面达标;做好学校“组团式”帮扶工作,从市级调剂15名事业编制下达麦积区、秦安县、张家川县,给市第一中学核增6名编制用于帮扶市一中秦州分校教育教学;根据新建扩建学校招生情况,统筹调剂186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主要用于市实验小学分校、市幼儿园分园、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等用编需求。
坚持人才优先,加强队伍建设。面对教育人才工作对编制需求越来越大的实际矛盾,优先保障教育编制需求,大力支持招聘和引进专业教师。近年来,全市共核准1400余名编制,用于学校公开招聘和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同时积极发挥人才统筹编制池作用,有效解决教育领域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足教育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