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委编办打好“三张牌”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来源:法规科 | 发布日期:2024-08-13 】 【选择字号:

  天水市委编办坚持党管机构编制,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打好编制管理“三张牌”,夯实“优编强才”高质量发展基础,为天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打好“精准牌”,科学分析人才队伍结构。强化空编动态统筹使用,破除编制“一核定终身”“部门所有”观念,加强余缺调剂,解决“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问题。以实名制系统为抓手,实时监测、专项评估,准确掌握各部门(单位)机构运转和编制使用情况,及时调整编制配备。同时,聚焦用人单位职能发挥、人员配备情况,加强对人才适应性、岗位匹配性、机构编制合理性等方面的分析,在部门、单位职能职责落实、机构内部运行、部门协同配合上下功夫,推动人才与岗位匹配相融合。

  打好“创新牌”,重点破解人才招引难题。市委编办聚焦产业发展和精准服务,推动编制资源向重大改革、重点项目等倾斜,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建立健全人才统筹编制管理制度,通过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方式,保障超编满编单位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方面的引才用编,解决满编单位引才难的问题。自2021年建立人才统筹编制管理制度以来,市直统筹200名事业编制,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45名(其中50名为企业急需紧缺人才),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员超编与人才需求的“超需”矛盾。

  打好“服务牌”,大力激活人才发展动力。天水市委编办着力提高编制科学化管理水平,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激活人才发展活力。聚焦社会事业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困境,在财政补助方式与人员编制不直接挂钩的公立医院中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以及在人员总量管理体制下人才用编保障方式,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去年以来,调剂30名事业编制下达给重点帮扶县(麦积区、秦安县、张家川县),县域内调剂72名事业编制,用于支持县区人民医院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给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各核增5名专项事业编制,采用“市管县用”方式,支持张家川县和秦安县人民医院核心科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