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导向”     锚定“四个目标” 
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水平

【来源:电子政务中心 | 发布日期:2021-11-30 】 【选择字号:

       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是通过各种数据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数等方面的情况,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天水市委编办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为平台,多措并举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水平,为市委、政府和编委领导正确决策机构编制事宜、实施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健强组织为导向,确保管理无短板。一是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天水市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和省委编办关于完善实名制管理及严肃统计工作的相关文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提出了“高质高标、服务决策”的工作目标,并将其纳入全年工作要点整体推进,以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统计工作水平。二是形成工作合力。坚持省、市、县区“三级联动”,将实名制数据作为机构编制部门的依法依规履职的重要依据,强调全市上下建立联动机制,拧成一股绳,以机构编制实名制国家标准和省市文件要求为准绳,明确政策口径,统一业务标准,补齐工作短板,防止出现“水桶效应”。 三是完善配合机制。健全与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情况通报、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加强干部培训。选配政治素质好,又熟悉机构编制业务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通过开展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政治素质和自身熟练掌握运用机构编制统计数据的能力,使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预见性和科学性。
       以夯实基础为重点,完善机制提水平。坚持制度先行做好日常维护。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用编申请、出(入)编登记、人员变更、单位台账等信息审核。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信息的日常管理,注重基础数据的录入、更新和清理,近两年年均机构信息变更量6700余条,人员信息维护量113500余人次。注重数据信息时效性,机构调整设置及人员入编(出编)文件收到3个工作日内,及时更新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对所有在编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学历、编制类别等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系统中在编人员信息全面、准确,使全市的机构、职数、编制、人员等信息,时刻保持最新状态。强化协调配合构建完善机制。定期开展数据规范清理工作,认真梳理各部门的机构编制情况,切实摸清机构编制底数,通过办内部科室、单位间的协同配合,建立问题会商机制,定期研究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与财政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与财政预算数据共享比对机制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专人负责,适时进行数据比对,确保财政供养人员与实名制系统在编人员一致。
       以优化流程为抓手,简化手续提效能。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促进高效管理。坚持贯穿“跑一次”理念,简化办事程序。以协同高效目标完善机关内部管理机制,深入利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历史沿革”痕迹功能,对办事材料能合则合,能减尽减。比如,对于省内机关事业单位调入天水市人员,开具“入编卡”后直接根据身份证号接收其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不再填写《机构编制实名制登记表》;对于调离或退休人员,相关单位在其持有的“电子编制证”上直接减少,机构编制部门通过实名制系统远程审核,无需上门办理。通过调整工作流程、减少办理环节、串联改并联、容缺受理等方式,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始终扮演“服务员”角色,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在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电子编制证”,机关单位将以前存放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维护的数据“带回家”,在规范了本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同时,也实现了自家账本“一口清”,机构编制部门通过审核机关单位提交的实名制变更信息,实现了“管理员”与“服务员”角色互换,不仅打破了机构编制部门一家维护实名制信息的被动局面,而且提升了机关单位办事的便捷度和干部的满意度。
       以强化运用为目的,深化结果分析。在机构编制统计工作基础上,加强统计分析,运用科学方法,对比同期上年度数据,根据机构、编制、实有人数的变化情况,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在开发区机构清理、机构编制周转池建设、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计划审核等事务中通过机构编制信息化手段,积极保障中心业务的顺利开展。抓好统计资料的运用,形成《天水市年度机构编制统计分析报告》,供领导和有关部门使用。同时,结合实际,我办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编印了《天水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台账》手册,通过手册可以方便查询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配备情况,为组织、机构编制部门领导日常工作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机构、编制、职数、人员等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